突破傳統的細胞培養方法,不僅僅是3D細胞培養
來源:http://www.jinbailu.com/瀏覽量:載入中...發布時間:2021.12.16
傳統細胞培養方法
我們先來看看傳統細胞培養常碰到的問題:
傳統細胞培養方法
CO2培養箱靜態培養
1.培養體系較大,靜態培養
2.代謝廢物與培養細胞共處一室,細胞狀態均為非完全健康狀態,數據可信度低
3.細胞傳代,細胞換液,消化,固定,染色,給藥刺激等實驗步驟繁瑣
傳統的細胞培養圖像數據獲取
CO2培養箱中取出,放置于鏡檢平臺,短時間記錄數據,再放回置培養箱中。
1.終點法記錄圖像數據
2.應實驗目的,不同給藥時間/條件,需反復取出/放回培養箱,易污染,核心是人為無法判斷與記錄最為關鍵的圖像記錄周期,容易遺漏記錄和還原大量真實生物學事件和現象。
如何在體外條件下突破傳統靜態和大空間活細胞培養方法的限制,建立密閉空間更為精確的水平呢?
看看我們構建的仿生學細胞培養:
利用“load-and-go”微流控培養板,只需幾分鐘就可以輕松獲取數據。軟件實現全程自動化操作,實驗步驟簡單易行。
1 重力驅動的持續液流上樣入口
2-5 壓力驅動的獨立液流上樣入口
6 細胞上樣入口
7-8 廢液排出口
●微流控培養板預處理:從6號上樣孔中吸去PBS并加入10μl細胞懸浮液,細胞將通過微毛細管自動進入培養室中。
●根據實驗設計分別在2-5號上樣孔中加入實驗所需的試劑或培養基。
●將微流控培養板與控件板對齊封好,打開真空泵及灌流控制系統,當“sealed”燈變綠時表示體系就緒。
●將封好的培養板放置在倒置顯微鏡載物臺上,并將成像區域對準物鏡鏡頭。
這套系統叫CellASIC? ONIX2 微流控細胞芯片分析儀,CellASIC?微流控細胞芯片控制平臺極大地超越了傳統方法的局限,高度再現體內微環境,將細胞培養與功能分析完美結合,實現與眾不同的實驗思路。CellASIC?微流控細胞芯片培養系統是可以滿足活細胞成像最苛刻要求的搭載在倒置顯微鏡上的活細胞培養裝置。它包括液流控制儀、氣體溫度控制儀、多重控制面板、芯片培養板和FG操控軟件。它可以還原體內自然的細胞生長環境,將動態細胞培養與分析完美結合。
特點:
1.仿生學微流控芯片培養板
2.分類設計:哺乳動物細胞/酵母/細菌/藻類等培養板
3.長時間持續觀察記錄
4.自動化平衡供給溫度,濕度,氣體
5.一鍵程序化設置并執行培養條件
6.微生物實現精準單層培養和增殖,更易于熒光染色實驗進行定性定量分析
7.單塊培養板多通道多條件完成實驗設計,進行差異性分析及篩選優化條件
我們看下CellASIC? ONIX2與顯微鏡搭配示意圖:
①控制儀:持續灌流;精確調控液流種類、速度、時間等條件;軟件設定溫度,并自動調節;同時輸入過濾氣體。
②芯片培養板:適用所有倒置顯微鏡可快速進行氣體交換。
③多重控制面板:密閉系統,實現氣體調控;加熱器對預混氣體加熱。
④操控軟件:靈活編輯特定的實驗順序;一鍵啟動,全程自動化。
CellASIC ONIX2 適用于多物種/多細胞類型培養/分析:
CellASIC ONIX2 適用于多種實驗設計:
下面我們分享CellASIC? ONIX2 微流控細胞芯片分析儀幾個實驗設計:
活細胞凋亡雙染實驗設計
采用Jurkat cells為實驗對象,將Jurkat cells細胞加入到M04T懸浮細胞培養板上,使用BioTracker NucView?488 綠色染料和Annexin V Texas 紅色染料在完全培養基RPMI-1640中培養2小時;隨后加入2.5μg/mL CD-95抗體(實驗組)或正常培養基(對照組),持續灌流8小時。利用FITC和Texas-Red濾光片,在放大400倍的條件下,每隔10分鐘對細胞進行延時成像。
CD-95抗體孵育后3h左右,Jurkat細胞開始凋亡,并開始釋放caspase介導的綠色熒光。8h后,Jurkat細胞出現磷脂酰絲氨酸(PS)從脂膜內側翻向外側,釋放Annexin V介導的紅色熒光。雙標細胞呈黃色。
神經細胞的體外長期培養
大鼠皮層神經元細胞在多聚賴氨酸上的生長狀況-典型立體網狀結構
細胞自噬定量分析檢測
細胞自噬分析檢測(LentiBrite? GFP-LC3檢測)
●細胞饑餓 + 溶酶體抑制(自噬體的形成)
●加入完全培養基后的恢復過程(溶酶體降解)
●通過圖像獲取分析數據
肌動蛋白的解聚/再聚合研究
●REF52 大鼠胚胎成纖維細胞轉染LentiBrite? GFP-beta-actin蛋白
●正常細胞中加入細胞松弛素D處理,之后去除藥物影響并觀察肌動蛋白的聚合過程
細胞遷移與趨化性研究
傳統方法?????????????? CellASIC微流控細胞芯片實驗室
CellASIC? 微流控芯片實驗室將依托全自動化程序,協助你完成細胞上樣,新鮮培養基實時灌流,精確給藥調控,精確調控培養環境的氣體和溫度程序,并輔助以倒置顯微成像平臺,完成細胞微環境下的各種精彩圖像數據獲取。
擁有了CellASIC微流控芯片實驗室,突破傳統細胞培養方法,成為細胞培養達人將不再是夢。